也就是说转子动平衡后处理,如果是不拆胎的补是不用做的,但如果拆了胎,原来的配重平衡就没作用了,理论上是要再做过一次动平衡的,但很多时候都不可行,因为做补胎的不一定有设备做动平衡,如果开车时没发现抖动的厉害就不用做,如果发现抖动得厉害(原本不抖的),就应该去做一个。
1、当零件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时,例如各种传动轴、主轴、风机、水泵叶轮、刀具、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,统称为回转体。在理想的情况下回转体旋转与不旋转时,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,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。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,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、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,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,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,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,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,引起振动,产生了噪音,加速轴承磨损,缩短了机械寿命,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。
在手动挡车上由于飞轮也是随曲轴高速旋转的部件,因此需要进行动平衡,动平衡的方法跟曲轴类似,也是采用边缘去重的方式来实现。
那么后轮的震动则会通过轴承的损坏而加大震动频率,结果会导致车架整体出现震动、车尾甚至有会轻微摇摆,在这种状态下前轮同样会受到影响,方向盘即使不严重震动也会难以控制。
2)动平衡:在转子两个及以上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,校正后的剩余不平
通常以试件的直径D与两校正面 的距离b,即当D/b≥5时,试件只需做静平衡,相反,就必需做动平衡。 2)然而据使用要求,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,能做静平衡 的,就不要做动平衡,能做动平衡的,则不要做静动平衡。原因很简单,静 平衡比动平衡容易做,省功、省力、省费用。
衡量,以保证转子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,为动平衡又称双
2)动平衡: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,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, 以保证转子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,所以动平衡又称双面平 衡。

3、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1)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,是一个关键问题。